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融合的研究

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融合的研究

2014年12月22日 11:28:44 访问量:335

湘潭市教育规划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融合研究

课题类别           省级一般课题                

学科分类             基础教育                  

课题负责人           邹艳平               

责任单位            韶山华润学校                

填表日期             2014年3月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6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认可所填写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审批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投标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守课题管理规定。遵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7.明确课题研究的资助和立项部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教育部级课题研究成果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独家标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与课题立项通知书相一致。凡涉及政治、宗教、军事、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须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

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

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10.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合理有效使用课题经费,不得滥用和挪用。课题结题时如实报告经费使用情况,不报假帐。

11.按照预期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立项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课题并按预期完成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研究目标。

12.成果达到约定要求。课题成果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公开发表,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申请者(签章):_邹艳平___

          2014326

                    填  表  说  明

        一、请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

二、本表适用于 “国家一般”“国家青年”“教育部重点”“教育部青年”课题类别的申请。

三、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课题设计论证》活页6份。原则上要求统一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

四、封面左上方框申请人不用填写。其他栏目申请人要如实填写,不能留空白。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封面请勿用塑料封皮或其它装饰。

五、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供匿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单独装订。

六、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问题,请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咨询。

七、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政编码:100088 

联系电话:(010)62003471 (010)62003307 

(010)62003308  (010)62003304

传真电话:(010)62003859

电子信箱:jks.qgb@nies.net.cn

网   址: http//****(教育部)

http//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http//www.npopss-****单列学科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1.课题名称  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2.关键词  按研究内容设立。最多不超过3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3.学科分类  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B ∣ 教育心理

A.          教育基本理论  B.教育心理  C.教育信息技术  D.比较教育  E.德育 

F.教育经济与管理  G.教育发展战略  H.基础教育  I.高等教育  J.职业技术教育  K.成人教育  L.体育卫生美育  M.民族教育  N.国防军事教育 O. 教育史

跨学科的课题,请选为主的学科填写。

4.课题负责人 系指真正承担课题研究和负责课题组织、指导的研究者。不能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请。

5.课题类别  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例如:  B∣ 国家一般 

B.国家一般课题C.国家青年基金课题D.教育部重点课题 E.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  

(不同类别结题成果要求详见我办网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

6.研究类型  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C∣ 综合研究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

7.担任导师 系指申请人本人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情况,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例如:  A ∣ 博士生导师 

A.博士生导师  B.硕士生导师  C.未担任导师

8.工作单位  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

9.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例如: A ∣ 北京市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E.河北省  F.山西省  G.内蒙古自治区  H.辽宁省  I.吉林省  J.黑龙江省  K.江苏省  L.浙江省  M.安徽省  N.福建省  O.江西省  P.山东省  Q.河南省  R.湖北省  S.广东省  T.湖南省  U.海南省  V.广西壮族自治区  W.四川省  X.贵州省  Y.云南省  Z.西藏自治区  1.陕西省 

2.甘肃省  3.青海省 4.宁夏回族自治区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0.所属系统  系指申请人单位的属性。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A ∣ 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 

A.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  B.其他高等院校  C.教育部直属单位  D.其他科研机构  E.中小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幼儿园等)  F.军事机关及院校  G.教育部各司局  H.国家部委机关  I.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J.其他

11.联系电话  必须填写课题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12.主要参加者  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单位领导、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13.预期成果  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最多选报3项,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和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例如: A ∣专著    D∣ 研究报告

A.    专著  B.译著  C.研究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

14.申请经费  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

15.页数不够可加页,页码作相应调整。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关键词

 

 

 

 

 

 

 

课题类别

省级一般课题

学科分类

H.基础教育

研究类型

A.基础研究

负责人姓名

邹艳平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19782 24

行政职务

中学教导主任

专业职务

中一

研究专长

初中语文理论研究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担任导师

C

未担任导师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T

湖南省韶山市

所属系统

E

中学

工作单位

韶山市韶山华润学校

电子信箱

  1048906146 @QQ.com

通讯地址

韶山市韶山华润学校

邮政编码

411301

联系电话

(区号)     (单位)            (家庭)            (手机)139****3672

身份证号

430****97802243067

 

 

 

 

姓 名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  作  单  位

签名

文静

197211

中高

初中语文理论研究

本科

 

韶山华润学校

 

胡勇

197511

中一

初中语文理论研究

本科

 

韶山华润学校

 

邹艳平

19782

中一

初中语文理论研究

本科

 

韶山华润学校

 

文晓燕

19707

中一

初中语文理论研究

本科

 

韶山华润学校

 

李敏

19819

中一

初中语文理论研究

本科

 

韶山华润学校

 

成艳

19786

中一

初中语文理论研究

本科

 

韶山华润学校

 

周春林

19723

中一

初中语文理论研究

本科

 

韶山华润学校

 

 

 

 

 

 

 

 

 

 

 

 

 

 

 

 

 

 

 

 

 

 

 

 

 

 

 

 

 

 

 

 

 

预期最终成果

C

研究论文

D

研究报告

 

 

申请资助经费(单位:万元)

 

1

.

0

万元

预计完成时间

20157 1 

1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五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

胡勇

电教论文

湖南省电教馆

2013、11

《论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成艳

电教论文

湖南省电教馆

2013、11

《记承天寺夜游》

 

周春林

教学案例

湖南省电教馆

2013、1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李敏

教学案例

湖南省电教馆

2013、11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邹艳平

电教论文

湖南省电教馆

2013、11

《现代教育技术还古诗文之趣本、美》

 

邹艳平

课改论文

湘潭市教科院

2013、10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五年来主持的相关重要研究课题

       如已结题,请提供课题结题相关证书、证明复印件

主持人

课  题  名  称

课题类别

批准时间

批准单位

完成情况

文静、李玉

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

国家级

2011年5月

中央教科所

已结题

赵强

如何构建农村初中自主快乐的高效课堂

省级

2012年3月

省基教科

研究中

 

 

 

 

 

 

 

 

 

 

 

 

2

四、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4000字内)

     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融合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赏析古诗词,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同时,从诗歌简短凝练的语言中汲取营养,提高对祖国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见解,思想家管仲则认为:“止怒莫如诗”,可见诗这种文学样式为世人所青睐。

   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好古诗词,则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应尽的责任。新科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新课标初中年级“阅读”目标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适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新课标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视。可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中考“指挥棒”的因素),古诗词的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古诗词,几乎成了一种机械地读和背的重复。即使开展了一些鉴赏与辨析等拓展延伸活动,也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只要求学生进行浅层次的识记,学生也仅满足于简单的朗读与背诵,这样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普遍感到兴趣不高,甚至厌学。若让这种状况延续下去,既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真正有效的实施,也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的现代社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是知识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相对于依赖土地的农业经济和依赖于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工业经济而言,知识经济具有无限增生的利润空间,因而成为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经济形态。二是进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网络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      

   2001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试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高度融合的探究”的课题。

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韶山走在全市的前列,2012年就被评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先进县市”,全市每一所学校的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硬件设施已能满足现代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全部要求,同时还在积极推进 “三通两平台”建设。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项目是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和要务,也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明确提出和要求教师和学生人人有空间,把空间作为教育教学延伸的手段,让教师、家长和学生无处不感受到空间的存在和学习的多样化,同时为增进交流,增强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并且也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提高和发展、促进自身成长架设了新的桥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1、信息技术:是一种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

   2、古诗词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共同创造一个主动、合作、有效、开放的古诗教学课堂。

    3、融合:是指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有关联的事物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思想、方法和过程。是一个系统地渗透过程、整体化过程和融合过程。

   4、所谓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高度融合,即是在古诗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使学生在获得具体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能力、协助能力和信息素养。

   (三)、理论依据

    1、本课题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为核心理论支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通过这个中介,使人类个体从接受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到创造新文化,人的素质正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过程不断得到改造、提升和完善。本课题在具体策划与实施中以现代认知理论、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为支撑理论,主要依据有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有关文化教育理论。

  2、本课题是一个应用性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信息技术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铬下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生活在和谐世界中的完美的人”,成长为21世纪承担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栋梁之材。

   3、建构主义理论

   布鲁克斯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重视学习结果的质量。“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是个体经验世界形成的源泉,是个体获得事物意义的表达方式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4、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

   5、教育生态学的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

   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和速度要在国民经济的承受范围之内,否则即使发展了,还是要退下来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即是符合耐度定律的。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最适度原则。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古诗词教学,为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应,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生可获得的资源大大增加,集图、文、音、像于一体的互联网,能解决学生学习古诗词畏难情绪的问题,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沃土。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值得我们不断地回味品评。

   然而古诗词的教学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弱点,如何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获得对古诗词的认知,又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鉴赏水平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完成“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顺序默写古诗词”的基本要求,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颇感困惑的问题。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一困惑,我们就必须向“建构主义”寻求理论支持。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教师或者学习伙伴的引导和帮助,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对于学习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信息加工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因此,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应该紧紧抓住建构主义这个革新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寻找突破口。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亦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甚至可谓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主要在“信息技术下古诗词的教学媒体素材制作”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实践,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由此我们坚信:“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的高度融合”是一项有待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建立信息技术环境下古诗词教学活动模式

   2、建立校园古诗词经典诵读活动体系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以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灵活掌握古诗词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有价值的课件,丰富充实教学资源库,并使之辅助古诗词教学,,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从而塑造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

    5、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二)研究对象

   我们确定七(10)班为实验班,七(12)班为参照班。

   (三)研究内容操作构想

   1、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高度融合的研究教学环节操作要点如下:

   (1)课前预习,查阅资料

   A、查背景:由于对古诗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语言形式等方面理解的困难,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对诗人的生平及文学风格,特定的历史背景等资料进行搜索、查阅。

   B、查同类型的诗词:教师提前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查阅同题材、同风格的诗词。如学习《 记承天寺夜游》一诗前,可查阅描写月亮的诗词。

   C、查同作者的诗词。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可查阅有关李白的其他诗词。

   此环节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既为,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激趣导入,引人入诗

   此环节从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走进课堂。

   A、音乐情境导入:如讲《水调歌头》时配以相应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B、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生动形象的画面导入。

   C、其他导入法。

   (3)交流体会,理解诗意

   教师和学生交流所查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筛选出有效的资料背景,助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出示音频范读资料,学生初读诗词,交流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4)反复诵读,讨论探究

   此环节为了提高诵读效果,教师可注重作品的不同艺术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可以听读、范读、领读,也可以齐读,要读准诗词的节奏,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进入古诗词的原有音乐境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另由教师引导,提出重点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能较快地进入到赏析古诗的角色中。

   (5)梳理想象,体悟诗情

   此环节借助多媒体声音、图像、文字,运用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方式,有助于体悟诗情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先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渲染氛围,借助歌词“浪花淘尽英雄”创设情境导入课堂;然后与学生一起确定了了解苏轼的生平简历和豪放派词的特点、探究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设置查询关键词,有针对性地查询、探究;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把探究所得与同伴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教师、同伴加以评价;最后拓展延伸,围绕苏轼的人生观,进行《我心目中的苏轼》作文片断的写作练习,进一步强化这种情感,使苏轼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校园古诗词经典诵读活动体系研究

   (1)充分利用创书香校园这一契机为古诗词诵读服务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伟大的导师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的隐性熏陶的启迪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我校注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在耳闻目睹中受到影响。除了绿树、红花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学校主干道左侧最显眼处的位置,设置橱窗宣传栏,黑板报、古诗墙;楼道间,走廊里设有名人名言,名人风采录;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有大量图书供学生借阅,广播站专门开辟“跟我学古诗词”栏目等等,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使课堂内外,“百花盛开”,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和鼓励,为古诗词诵读活动提供良好氛围。

   (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实验班保证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早读前15分钟,每节课前三分钟。实验班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丰富橱窗内容。实验班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开辟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等等。

   a、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学生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三分钟时间,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

   b、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班级板报中,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c、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自创小诗;以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d、利用季节、节假日开展专题古诗诵读活动,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让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开展专题诵读。

   (3)各级组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各年级以年级组为单位,按教材规定古诗词篇目,随机抽取本年级教材规定古诗词篇目中的一首进行吟诵,读出古诗美文的韵味,读出古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亘古不灭的情怀,并评出全校吟诵小硕士、小博士,高年级组还可以组织古诗词书法比赛,从而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

   (4)实验班开通班级空间

   班级空间里将设置学习区和讨论区,学习区中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及古诗词资料,生动有趣的图片,优美动听的音效、动态的录像资料,供学生欣赏、查询、调用,学生可快速而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资料。讨论区又更好地为大家提供交流平台,学生可以交流有关作业、古诗诵读录音、质疑问难等。教师把各种教学内容或作业放置班级空间,通过网络的交流功能,利用班级空间、QQ群等方式来延续古诗词鉴赏、诵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交流能力,提高对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

   (5)网络激励评价策略 激励评价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激励评价只是运用在课堂上,但随着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这种简单的激励评价显然已经跟不时代的节奏,它还更应该向课外延伸。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该选择和创造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 因此,教师运用网络激励评价策略,建立一个网络激励评价系统,如搭建一个虚拟的教学平台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可以是一个博客、 一个空间,或个人主页、个人信箱及班级QQ群等。在这个虚拟的教学平台上,设立一种评价机制——通过提交问题、发帖讨论以及回答问题,赢得经验值。具体做法是,提交问题得1个经验值,参与讨论赢得2个经验值,回答问题得4个经验值,答对问题得10个经验值。然后凭经验值进行升级。网络激励评价系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老师也可以适时地激励评价。

  (四)研究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化抽象的语言为具体的景物和动作,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以多媒体为手段,再现古诗文的内蕴。

   主要研究方法有: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竞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励志篇等以及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展示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语文与弘扬传统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39月——20141月)

   建立课题组,确定研究内容,制定计划方案,理清思路,开题论证。

 (二)实施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20141月——20147月)

   20143月前完成课题研究准备工作: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习现状,并具体分析,网络资源的创建,课题申请,成立课题组,构思、规划、制订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实验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组织参与本研究的教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和做法。

   2、课题实施阶段(20143月——20157月)

   (1)第一轮研究(20144月——20147月)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进行古诗词创新教学活动模式

   (2)第二轮研究(20149月——201412月)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进行古诗词创新教学活动模式,建立校园古诗词经典诵读活动体系

   具体设想:

   A、充分利用学校书香校园文化为古诗词诵读服务

   B、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C、各级组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D、实验班开通班级空间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51月——20157月)

   (1)全面系统地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3)向上级申请结题,迎接课题鉴定验收。

   (4)形成最终的结题报告,有计划地进行课题的推广工作

 

 

3

 

4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经历;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5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

 

 

 

 

 

 

 

 

 

 

 

 

 

 

 

6

 

七、经费概算

序号

经费开支科目

金额(元)

序号

经费开支科目

金额(元)

1

资料费

2000

7

专家咨询费

1000

2

数据采集费

 

8

劳务费

 

3

差旅费

2000

9

印刷费

2000

4

会议费

 

10

管理费

 

5

国际合作与交流

 

11

其他

 

6

设备费

3000

合计

 

年度预算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5000

5000

 

注:经费开支科目参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费管理办法》。

 

八、经费管理

承诺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如实填报,严格监督课题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保证课题经费单独立户,专款专用,不挤占和挪用课题经费,在课题结题时提供课题经费使用明细单。

收款单位全称:                  

开户银行:

银行帐号:

汇入地点:(ⅹⅹ省ⅹⅹ市)

财务联系电话:

 

 

 

 

 

 

                      财务部门公章:

                       财务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7

九、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第一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或本人印章)    年   月    日

 

 

 

 

 

 

 

 

 

 

 

第二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或本人印章)    年   月    日

8

十、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湘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十一、湘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湘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保证课题申报的真实性,认可课题申报人及其所在单位的申报资格,同意上报湘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9

十二、课题评审评分表

权重

评   审   标  准

得  分

(百分制)

1

A级

(80-100分)

B级

(60--80分)

C级

(40--60分)

D级

(0-40分)

 

0.2

有重要创新性或应用

比较重要创新性或应用

创新性或应用性一般。

基本属于重复性工作。

 

0.15

已有相关成果丰富,熟悉研究现状,所列参考文献具有代表性。

已有比较丰富的相关成果丰富,比较熟悉研究现状,所列参考文献比较有代表性。

已有一般相关成果,一般了解研究现状,所列参考文献有一定代表性。

没有相关成果,不了解研究现状,所列参考文献没有代表性。

 

0.4

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

目标比较明确,内容比较充实,思路比较清晰。

目标基本明确,内容基本充实,思路基本清晰。

目标不够明确,内容空泛,思路模糊。

 

0.15

方法适切

方法比较适切

方法基本适切

方法不当

 

0.1

完全具备

比较具备

一般条件

不具备

 

 

 

 

 

 

 

总得分由湘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

 

10

十三、学科评审组评审意见

签章

 

 

 

 

     评审专家签章

                                    

     

评审组人数

 

实到人数

 

表决结果

 

赞成票

 

反对票

 

弃权票

 

资助金额

主审专家意见

        万元

评审组意见

       万元

评审组

建议立项意见

1.评审组建议本课题立项的原因:

(1)理论价值

(2)实践意义

2.评审组对本课题研究的改进建议:

(1)课题名称

(2)研究内容

(3)课题组织

(4)研究方法

(5)经费预算

(6)研究成果

(7)其他

                                           评审组长签章:

                                              

 

 

 

 

 

 

 

 

1.活页评审未通过;

2.投票表决未通过,主要原因是(可多项选择,在选项处画勾):

1          选题问题;

2          课题设计问题;

3          研究内容问题;

4          研究方法问题;

5          课题组织问题;

6          经费预算问题;

7          研究成果问题;

8          名额有限;

9          其他。

                                             评审组长签章:

                                                                                        

11

十四、湘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十五、湘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经费意见

批准资助金额(单位:万元)

 

 

 

·

 

 

万元

拨款次数

 

年度拨款计划(万元)

 

         

         

          

            年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12

十六、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五年来主持的重要研究课题

已结题相关证书、证明复印件张贴处

 

 

 

 

 

 

13

登记号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活页可加页,单独装订。

 

   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融合的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4000字内)

 

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融合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赏析古诗词,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同时,从诗歌简短凝练的语言中汲取营养,提高对祖国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见解,思想家管仲则认为:“止怒莫如诗”,可见诗这种文学样式为世人所青睐。

   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好古诗词,则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应尽的责任。新科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新课标初中年级“阅读”目标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适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新课标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视。可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中考“指挥棒”的因素),古诗词的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古诗词,几乎成了一种机械地读和背的重复。即使开展了一些鉴赏与辨析等拓展延伸活动,也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只要求学生进行浅层次的识记,学生也仅满足于简单的朗读与背诵,这样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普遍感到兴趣不高,甚至厌学。若让这种状况延续下去,既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真正有效的实施,也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的现代社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是知识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相对于依赖土地的农业经济和依赖于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工业经济而言,知识经济具有无限增生的利润空间,因而成为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经济形态。二是进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网络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      

   2001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试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高度融合的探究”的课题。

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韶山走在全市的前列,2012年就被评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先进县市”,全市每一所学校的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硬件设施已能满足现代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全部要求,同时还在积极推进 “三通两平台”建设。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项目是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和要务,也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明确提出和要求教师和学生人人有空间,把空间作为教育教学延伸的手段,让教师、家长和学生无处不感受到空间的存在和学习的多样化,同时为增进交流,增强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并且也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提高和发展、促进自身成长架设了新的桥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1、信息技术:是一种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

   2、古诗词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共同创造一个主动、合作、有效、开放的古诗教学课堂。

    3、融合:是指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有关联的事物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思想、方法和过程。是一个系统地渗透过程、整体化过程和融合过程。

   4、所谓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高度融合,即是在古诗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使学生在获得具体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能力、协助能力和信息素养。

   (三)、理论依据

    1、本课题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为核心理论支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通过这个中介,使人类个体从接受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到创造新文化,人的素质正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过程不断得到改造、提升和完善。本课题在具体策划与实施中以现代认知理论、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为支撑理论,主要依据有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有关文化教育理论。

  2、本课题是一个应用性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信息技术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铬下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生活在和谐世界中的完美的人”,成长为21世纪承担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栋梁之材。

   3、建构主义理论

   布鲁克斯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重视学习结果的质量。“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是个体经验世界形成的源泉,是个体获得事物意义的表达方式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4、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

   5、教育生态学的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

   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和速度要在国民经济的承受范围之内,否则即使发展了,还是要退下来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即是符合耐度定律的。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最适度原则。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古诗词教学,为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应,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生可获得的资源大大增加,集图、文、音、像于一体的互联网,能解决学生学习古诗词畏难情绪的问题,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沃土。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值得我们不断地回味品评。

   然而古诗词的教学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弱点,如何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获得对古诗词的认知,又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鉴赏水平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完成“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顺序默写古诗词”的基本要求,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颇感困惑的问题。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一困惑,我们就必须向“建构主义”寻求理论支持。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教师或者学习伙伴的引导和帮助,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对于学习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信息加工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因此,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应该紧紧抓住建构主义这个革新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寻找突破口。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亦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甚至可谓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主要在“信息技术下古诗词的教学媒体素材制作”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实践,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由此我们坚信:“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的高度融合”是一项有待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建立信息技术环境下古诗词教学活动模式

   2、建立校园古诗词经典诵读活动体系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以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灵活掌握古诗词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有价值的课件,丰富充实教学资源库,并使之辅助古诗词教学,,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从而塑造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

    5、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二)研究对象

   我们确定七(10)班为实验班,七(12)班为参照班。

   (三)研究内容操作构想

   1、信息技术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高度融合的研究教学环节操作要点如下:

   (1)课前预习,查阅资料

   A、查背景:由于对古诗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语言形式等方面理解的困难,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对诗人的生平及文学风格,特定的历史背景等资料进行搜索、查阅。

   B、查同类型的诗词:教师提前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查阅同题材、同风格的诗词。如学习《 记承天寺夜游》一诗前,可查阅描写月亮的诗词。

   C、查同作者的诗词。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可查阅有关李白的其他诗词。

   此环节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既为,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激趣导入,引人入诗

此环节从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走进课堂。

   A、音乐情境导入:如讲《水调歌头》时配以相应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B、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生动形象的画面导入。

   C、其他导入法。

   (3)交流体会,理解诗意

   教师和学生交流所查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筛选出有效的资料背景,助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出示音频范读资料,学生初读诗词,交流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4)反复诵读,讨论探究

   此环节为了提高诵读效果,教师可注重作品的不同艺术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可以听读、范读、领读,也可以齐读,要读准诗词的节奏,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进入古诗词的原有音乐境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另由教师引导,提出重点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能较快地进入到赏析古诗的角色中。

   (5)梳理想象,体悟诗情

   此环节借助多媒体声音、图像、文字,运用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方式,有助于体悟诗情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先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渲染氛围,借助歌词“浪花淘尽英雄”创设情境导入课堂;然后与学生一起确定了了解苏轼的生平简历和豪放派词的特点、探究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设置查询关键词,有针对性地查询、探究;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把探究所得与同伴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教师、同伴加以评价;最后拓展延伸,围绕苏轼的人生观,进行《我心目中的苏轼》作文片断的写作练习,进一步强化这种情感,使苏轼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校园古诗词经典诵读活动体系研究

   (1)充分利用创书香校园这一契机为古诗词诵读服务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伟大的导师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的隐性熏陶的启迪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我校注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在耳闻目睹中受到影响。除了绿树、红花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学校主干道左侧最显眼处的位置,设置橱窗宣传栏,黑板报、古诗墙;楼道间,走廊里设有名人名言,名人风采录;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有大量图书供学生借阅,广播站专门开辟“跟我学古诗词”栏目等等,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使课堂内外,“百花盛开”,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和鼓励,为古诗词诵读活动提供良好氛围。

   (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实验班保证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早读前15分钟,每节课前三分钟。实验班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丰富橱窗内容。实验班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开辟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等等。

   a、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学生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三分钟时间,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

   b、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班级板报中,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c、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自创小诗;以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d、利用季节、节假日开展专题古诗诵读活动,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让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开展专题诵读。

   (3)各级组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各年级以年级组为单位,按教材规定古诗词篇目,随机抽取本年级教材规定古诗词篇目中的一首进行吟诵,读出古诗美文的韵味,读出古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亘古不灭的情怀,并评出全校吟诵小硕士、小博士,高年级组还可以组织古诗词书法比赛,从而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

   (4)实验班开通班级空间

   班级空间里将设置学习区和讨论区,学习区中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及古诗词资料,生动有趣的图片,优美动听的音效、动态的录像资料,供学生欣赏、查询、调用,学生可快速而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资料。讨论区又更好地为大家提供交流平台,学生可以交流有关作业、古诗诵读录音、质疑问难等。教师把各种教学内容或作业放置班级空间,通过网络的交流功能,利用班级空间、QQ群等方式来延续古诗词鉴赏、诵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交流能力,提高对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

   (5)网络激励评价策略 激励评价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激励评价只是运用在课堂上,但随着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这种简单的激励评价显然已经跟不时代的节奏,它还更应该向课外延伸。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该选择和创造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 因此,教师运用网络激励评价策略,建立一个网络激励评价系统,如搭建一个虚拟的教学平台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可以是一个博客、 一个空间,或个人主页、个人信箱及班级QQ群等。在这个虚拟的教学平台上,设立一种评价机制——通过提交问题、发帖讨论以及回答问题,赢得经验值。具体做法是,提交问题得1个经验值,参与讨论赢得2个经验值,回答问题得4个经验值,答对问题得10个经验值。然后凭经验值进行升级。网络激励评价系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老师也可以适时地激励评价。

  (四)研究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化抽象的语言为具体的景物和动作,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以多媒体为手段,再现古诗文的内蕴。

   主要研究方法有: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竞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励志篇等以及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展示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语文与弘扬传统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39月——20141月)

   建立课题组,确定研究内容,制定计划方案,理清思路,开题论证。

 (二)实施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20141月——20147月)

   20143月前完成课题研究准备工作: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习现状,并具体分析,网络资源的创建,课题申请,成立课题组,构思、规划、制订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实验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组织参与本研究的教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和做法。

   2、课题实施阶段(20143月——20157月)

   (1)第一轮研究(20144月——20147月)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进行古诗词创新教学活动模式

   (2)第二轮研究(20149月——201412月)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进行古诗词创新教学活动模式,建立校园古诗词经典诵读活动体系

   具体设想:

   A、充分利用学校书香校园文化为古诗词诵读服务

   B、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C、各级组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D、实验班开通班级空间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51月——20157月)

   (1)全面系统地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3)向上级申请结题,迎接课题鉴定验收。

   (4)形成最终的结题报告,有计划地进行课题的推广工作

 

 

 

 

 

 

 

 

 

 

 

 

 

 

 

 

 

 

 

 

 

 

 

 

 

 

 

 

 

 

 

 

 

 

——活页1——

——活页2——

——活页3——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以内);

·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经历;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编辑:胡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韶山市韶山华润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