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华润学校
2014年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韶山市教育局2014年“三个三” 工作思路,提高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驾驭能力,创设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氛围,加快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特制定2014年韶山华润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现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常规管理,加强资源的建设与运用,加强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提高应用成效,促进师生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良好发展。
2、在市局的指导下认真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好学校网站和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3、依据《韶山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与细则(试行)》,抓好抓实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每个方面,并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按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县市实施方案要求,全力配合市局电教站迎接试点县市中期评估。
4、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改善我校现代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力争打造合格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韶山华润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强
副组长:文静、李玉、刘凯
成员:胡勇、汤宇、钟作明、王志文、邹艳平、赵海亚、肖珊、陈晓春、胡春娥、杨彩良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及分工
校长赵强全面组织领导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并具体负责硬件设施完善的资金争取工作;副组长文静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重点在教师个人空间搭建及资源的运用方面;副组长李玉负责此项工作的监管及评价,重点在学校网站建设管理方面;副组长刘凯作为学校信息技术中心的骨干,负责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及反馈,同时承担技术指导和设备的维护维修;领导小组成员均为各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依据部门分工分别督促和落实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
(二)完善管理评价
在学校已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依据《要求与细则》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并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纳入各部门及教师个人年度目标考核,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及评优评先挂钩,通过制度建设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
(三)落实常规管理
将现代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求老师们转变意识、加强学习,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搭建更有效的平台,注重应用效果,做到信息技术与所教学科的深度融合。
1、抓好空间建设
“三通两平台”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项目是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和要务,也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明确提出和要求教师和学生人人有空间,把空间作为教育教学延伸的手段,让教师、家长和学生无处不感受到空间的存在和学习的多样化,同时为增进交流,增强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并且也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提高和发展、促进自身成长架设了新的桥梁,空间的重要性、空间建设的紧迫性要求我们必须从快从速将个人空间搭建好。我校教育信息化空间建设以《韶山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项目建设方案》为准则力争在三月上旬完成世界大学城空间的搭建,三月下旬督促各部门和教师空间内容的充实并做到每周更新一次。
2、抓好资源建设
无论作为空间项目建设、学校教育教学常规体现,还是教育教学效果的彰显,信息资源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承担关键性的角色,资源的来源很丰富,下载的免费资源、自行开发的资源或购置的资源等等,需要有灵敏的嗅觉和灵活多样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资源建设部分将按照《韶山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和细则》严格实施。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在“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资源” 上传1条、下载5条符合要求的课程资源,学校将设基础奖励和超额完成奖励。同时要求各部门和个人及时将计划、总结、教案、导学案、试卷、课件、论文总结等上传至校网资源库,充实完善学校校本资源,而且要求做到宁缺毋滥,尽量上传优质内容。
3、抓好校网建设
作为学校的门户网站,我校校网存在应用率不高,更新不及时,构建不合理等缺点,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对各部门和个人做出如下要求:一、凡学校电脑一律将学校校网设为浏览器首页,争取做到每日每人浏览一次,通过增加校网点击率用以提升校网排名。二、明确各板块负责人和更新内容及次数。三、鼓励各班开通班级主页,对于优秀班级主页予以适当奖励。四、在学生和家长中加大校网宣传力度,让校网成为家校沟通的一个良好平台,发挥其宣传作用和功效。
4、定期督查落实
能否有效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不可轻视,学校领导、信息中心负责同志要通过建立可行性,能效化的督查机制,采用多种途径了解信息化推进的实况,及时总结情况,表先进,促中间,策后进,批落伍。每周一将对上星期“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上传下载数量、校网更新情况、网络空间个人更新、“班班通”设备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公布,并严格执行信息化推进工作进行月报制,配合教育局实时监管各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四)强化教师培训
实现教育信息化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教师综合信息素养的形成,近年我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培训,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师个人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教育技术能力有所提升。我们将继续按计划分步骤部署和安排。第一,派出专业、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各级培训。第二,邀请专家、技术厂商、带头人、骨干力量对各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采取集中和分散的方式进行多轮培训。第三、由信息技术骨干力量对本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软件、平台及信息技术知识、课件制作等的全员培训;分学科或分年级组进行小范围学习探讨等。所有培训都要求留存培训资料、照片或、视频资料以及签到表。
(五)完善设备设施
作为2012年才投入使用的新学校,我校的校园广播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及校园网络系统均较为完善和先进,教师办公室均配有电脑,初中部教师每人拥有手提电脑1台,宽带网络已进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但在课堂教学设备方面,我校远远落后于全市其他学校。我校现有27个教学班,只有13间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音体美、理化生科等功能室均没有投影仪,更让学校感到束手无策的是,我校1200多名学生按要求安排了2间计算机教室,但目前只有1间就安装了电脑,而且这些电脑是韶山学校所淘汰不要的电脑,配置低,使用年限已久,已根本无法投入使用,信息技术课基本无法开设上机课程。本学期我校力争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尽快完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恳请市教育局将我校纳入今年教育信息化改造对象,对我校予以重点支持。
(六)提高应用效果
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热情较高,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去年我校就有30多位老师参加省市级“三优联评”和信息素养大赛中获奖,但我校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获奖率低。今年,我校将加大宣传,修改奖励制度,积极动员广大师生参与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如“机器人”比赛、“电脑制作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尽量扩大参与面,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择选优秀作品、论文、课件等。学校也将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应用方面的竞赛活动,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力争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韶山华润学校
2014.3
![]() |
![]() |
![]() |
![]() |
![]() |